如何阅读一篇科研文献(英文)

很多大学生也许和我现在一样需要阅读许多文献,在查找文献的时候,很多人会发现其实在领域内领先的文献都是英文的,所以阅读英文文献就成了一个问题。因为对待文献的时候你不仅要面临长句难句这种一般阅读困难,或者是会遇到专业名词,更主要的是,你还需要理解作者在说什么。
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这篇文章How to Read a Scientific Research Paper–a four-step guide for students and for faculty,和大家分享。

还是好人多啊!

今天中午和宝宝在路上逛,走到英东楼门口的时候,一辆摩托车从我们旁边冲过去,突然前面一声巨响(这个。。。呃),一个女生被撞翻在地。这时候有好几个人都走过去关心受害者(当然也有我们了啊^_^),这时一名便衣保卫走来给保卫科打了电话,准备用车把人接到医院去,我们才走了。

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GIS and Health—探讨地理信息系统(GIS)与公共卫生的联系

今年六月底,在香港大学将举办关于GIS和公共卫生的联系的国际会议,主要的议题是Geospati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and Public Health Systems.

其实在100多年前的英国,就已经有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案例了,当时英国伦敦传染病肆虐,一位医生在地图上标出所有患者的位置,发现在水井旁的居民很少染病,于是医生提出要使用清洁的水,有效的控制了传染病的传播。

随着SARS和禽流感的进一步流行,GIS在分析和控制这些传染病方面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。大会主要讨论问题有:

* Epidemiological catastrophe

* Environmental modeling and disease occurrences

* Population and public health disease surveillance

* Health care planning

* Methodological issues of GIS in health

* Technical perspectives of GIS in health

* Local case study

* Future trends

明镜可鉴——读《城记》有感

“在保护北京城的问题上,我是先进的,你是落后的。”“50年后,历史将证明我是正确的,你是错误的。”半个世纪以前,建筑学家梁思成对着时任北京市主要领导的彭真如是说。

今天的北京,城市建设的问题愈加严重。交通拥挤不堪,城市建设毫无计划,古建筑缺乏整体保护,甚至连北京市引以为荣的中轴线也开始被破坏,插入了不和谐的元素。如今看来难于解决的问题,其实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有了解决的方案,那就是梁思成和陈占祥提出的《关于中央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》,也就是大家所说的“梁陈方案”。

当时北京作为国家首都,当然需要满足国家机关办公所需要的场地,也就是确定行政中心区。行政中心区的确定,就确定了今后城市的发展方向。明朝的北京为了发展,将元北京城向东北方向迁移,就是最好的例子。梁思成与陈占祥当时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,提出将新城建设在旧北京城城墙外以西的地区,就是公主坟到月坛这个地区,这样,可以很好的保护旧城,可以避免日后拥挤的交通,由于可以很好的规划,新城区甚至可以适合日后的发展,包括办公,生活的需要。

但是在那个政治最高的年代,梁思成和陈占祥梦想很快就被抹杀了。在旧城继续建设的指导思想领导下,一大批建筑工人就在这个伟大的建筑群落中肆意妄为,北京城损失严重,在梁思成先生看来,“拆掉城墙就如同剜掉自己身上一块肉”。可以说,北京不是毁在兵荒马乱的年代,而是我们自己建设它的50年中。

而到了今天,政治不再对我们的城市起那么大作用的时候,名利却在残酷的破坏着我们这个老北京的身体。记得去什刹海的时候,古老的四合院被拆除,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“高级四合院”,虽然在形式上和四合院相似,可这些有钱人可知道,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不是靠单个建筑取胜,而是一个建筑群的胜利。不能融入环境的建筑,就如同迈克尔杰克逊后来装上的那个鼻子,终究会掉下来!

在看《城记》的时候,常常不忍再读下去,因为看到北京城的破坏,因为感受着大师们相同的感受,更是因为,和他们一样,我深爱着我们共同生活着的这个城市。